中新网广州7月14日电 (记者 郭军)7月13-14日,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海洋外交与战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海上丝绸之路’与国际海洋秩序”学术论坛在广州举行。
此次会议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主办。来自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交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社科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社科院、云南省社科院、国家海洋局南海信息中心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的4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王飞在论坛开幕式上称,成立于2013年的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是国家海洋局唯一直属智库。时代的特点、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的职责、暨南大学海洋团队的实力等诸多因缘,最终促成了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海洋外交与战略专业委员会”这一硕果。
在论坛主题学术会议环节,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胡波研究员、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沈固朝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汤景泰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胡波研究员表示,对于国际关系领域而言,海洋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权力的政治、利益的政治和责任的政治三大方面。这三大议题有一定的重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作为一种视角、一种方法,对海洋问题的研究发挥了独到且重大的作用,然而,以往这类单纯的宏观叙事或抽象阐述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既无法有大的理论创新,也无法准确描述快速发展的海洋实践。无论是服务理论创新,还是指导具体实践,国际海洋政治的研究都需要加强从宏观到中观、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视角的转变。
沈固朝教授称,不少海洋发展研究多年来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其原因之一,在于用现实或后来发展起来的海洋法及国家实践去试图解释或代替当时产生的历史事实。历史的问题必须从历史事件发生的环境和背景来解释,用基于当时的历史事实和法律事实来指导研究取向。
汤景泰教授在对“一带一路”的国际舆情形势进行分析时称,话语权并非仅有话语的内容,还包括一个结构的力量,关系的力量。在这样的舆论场合里面,人家听你的话才有影响力。如何把握关系的话语权,就成为中国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影响力的关键。
与会学者分别围绕“海洋与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海洋与东亚太平洋地区国际秩序”、“大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政策”等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并对海洋秩序的构建等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完)